立秋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一杯冰茶,一抹光阴,让我们静心读书,祛暑迎凉~
侯蓓 给大家分享了《穗子》一书的读书感悟,带大家进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,感受不一样的“芳华”。(读书感悟附后,精彩不容错过)
读书,能让我们看到认知范围以外的人和事情,其实我们一直在探索,万卷书、万里路,都是自我探索的方式。探索为的不是别人,而正是为自己,所有的思考都是以自我为参照,所有的反思都是为了让自我趋向于更好。
与其说和大家分享的是严歌苓的作品,不如说和大家分享的是严歌苓的经历。如若没有这样丰富、曲折、浪漫的一生,就不会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问世,不会有形形色色的主角,更没有打动人心的故事。
严歌苓,生于1958年,美籍华人,著名作家、编剧。12岁考入成都军区;1979年主动请缨,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,成为一名战地记者;近30岁时申请去美国读书。主要作品有《少女小渔》、《陆犯焉识》、《小姨多鹤》、《金陵十三钗》。
严歌苓的魅力在于身为女性的韧性,创作每一部作品她都会深入到故事人物的生活环境中去,为《陆犯焉识》花很多钱去搞座谈,去了解倾听,为《小姨多鹤》攒钱去日本,为《妈阁是座城》去澳门赌场一直一直赌,用力体会当事人的心境,传达一份“真”给读者。
短篇小说集《穗子》是电影《芳华》的蓝本,这部被认为最像作者自传的小说集,主人公穗子是同一个人,那就算系列故事,而作者自陈,穗子是童年少年的她自己的印象,像是自己的影子。
本书讲述了童年、少女、青春三个阶段的故事:
记录童年时被父母放在外婆家生活,写到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公、在家里短暂生活过的柳腊姐等人,还有一只连续好多代都自称贵族的黑影猫,虽然与这些人并没什么共同话题,但也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和关注。
记录少年时回到父母生活的大院,作为右派分子的女儿,父母长期不在家,没有多少家庭的亲情,跟在一群少女后面,生怕被这群叛逆少女孤立,感觉自己被同化了才是正常的求生之道的残酷现实,就像书中穗子父亲说的:“甜头是所有人均分的苦头,幸运就是绝大多数人相加的不幸。”
记录做一切事情都非常投入、非常拼命、不计后果的穗子,正青春时拼了命去参军,在文工团因为爱情遭遇巨大的打击,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到了青春的尾巴。
我们能从书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中,阅读到文革、文工团、越战这些我们不曾经历的大历史。芳华灼灼,落英缤纷。人性之实,时代之殇。看纵横交错,品命运辗转,还有永不会被泯灭的爱的微光。